北部連著一整週的雨,我終於可以告別這種天氣。反觀南部,只有一天下著些微毛毛雨。
一早我就把家裡該處理的事情忙完,下午一點的高鐵,時間應該很充裕。
不料瑩拖拖拉拉的到過十二點才整理好衣物,而準備出門打電話叫計程車,結果居然沒有車?
這一連串的小不順,真是讓人哭笑不得。心想:沒關係,到了南部應該一切都會順利吧~
至少那邊是晴朗的天氣,心情也會跟著放晴。
正當我發著呆時,忽然注意到街邊的路燈桿——黑白相間!
這配色怎麼那麼像乳牛?哈哈哈~瞬間心情被逗樂了,
覺得這趟旅程的開頭雖然小曲折,卻也多了份可愛的趣味。
呵呵呵~這幾天在社群媒體上不停看到頂呱呱和鬼娃恰吉合作的消息。
今天到北車還在猶豫該吃什麼,結果就被那鮮紅醒目的看板吸引住了。
走近一看,排隊的人潮還真不少,整條隊伍都散發著炸雞香氣跟恐怖的氣息。
看樣子這次鬼娃恰吉的魔力不只是對我有效,連其他人也都被勾了魂。
不管是為了炸雞還是鬼娃恰吉,大家臉上都帶著期待的笑。
我想,吃炸雞的快樂,大概就跟這角色一樣,邪惡又可愛吧~
隨著隊伍愈來愈逼近,我看著櫃檯上的廣告DM——鬼娃恰吉一組四隻特價399元。
要是以前的我,絕對二話不說直接買整組;但婚後這種舉動,搞不好會讓我日子愈來愈難熬。
更何況,瑩正好在旁邊的蛋糕店排隊,這風險⋯⋯有點高。
我硬著頭皮問:「老闆~可以只買一隻鬼娃恰吉嗎?」
櫃檯弟弟笑笑說:「可以啊~」
我鬆口氣:「那我要一個二號餐,加一隻鬼娃恰吉。」
「好~」弟弟回答。
我掏出一張千元大鈔,弟弟只找給我四百?心想,不是可以單買一隻?
既然都這樣了,乾脆裝作沒事,嘴裡還嘀咕:「弟弟應該聽錯了,發票都打出來了嘛~」
結果他遞給我餐點,還有一個盲盒。
我心裡浮現一股不安:「這一隻多少錢?」
弟弟:「399元。」
我嘴上笑著:「謝謝~」
心裡卻默默吶喊:幹!
原本幾十元的小公仔,換上鬼娃的臉就身價暴漲成399,真是邪門到骨子裡的商機啊⋯⋯
再仔細一看 DM,天啊,單隻竟然是 399 元——原來是我誤會了。
才轉身就看到瑩提著兩個小蛋糕,開心地問:「有鬼娃?你有買嗎?好可愛喔~」
我:「我買了一隻,還有一個套餐。」
瑩:「一隻 39元嗎?」
我:「差不多⋯⋯」(心裡其實已經涼了一半)
瑩:「嗯~」
還沒上車,我就把炸雞套餐給吃掉了⋯⋯
上了高鐵後又嗑掉一個便當,呵呵呵~我的千元大鈔沒了⋯⋯
我看著那兩個蛋糕,心裡默默盤算著一隻鬼娃的價錢,居然能買一顆蛋糕了。
要不要乾脆把鬼娃換成蛋糕,吃掉還比較實在?
高鐵一個多鐘頭就到了,真是方便。
想起以前搭客運得花上四、五個小時,一路顛簸又耗時。
自從那條客運路線收掉後,我們就都改搭高鐵了。
雖然票價貴了不少,但至少省下時間和疲憊。
只是下了車後,還得麻煩舅舅、姨丈或阿姨來接,
時間還得抓準,看誰有空能來載我們。
入家門後見著外公、外婆身體都安好,瑩心裡那塊石頭總算放下。
行李都還沒拿上二樓,一夥人就先坐在客廳裡聊開了——
最近種了什麼?身體狀況如何?晚餐要煮什麼?是不是來煮大麵?
瑩笑著說:「不用麻煩啦,去街上買幾顆肉圓就好。」
舅舅立刻接話:「我開車去買。」
瑩:「一人一顆,再買點臭豆腐。」
我也跟著說:「我跟大哥去。」
舅舅:「走!」
一路上我和舅舅聊起最近種的牛番茄和花生。
他忽然嘆氣:「現在曬花生成了一件恐怖的事。」
我好奇地問:「為什麼?」
他說:「半夜會有車開到路邊,放出一根很粗的管子,偷吸路上曬的花生。」
我驚訝:「偷吸?」
舅舅點頭:「對啊~那管子不停地吸,把花生全吸進車裡。開過去,地上就空了。」
我整個傻住:「⋯⋯」
他繼續說:「這樣一趟車就能賺七、八萬。時機愈來愈差,壞人也愈多。」
我只能無奈地回:「好靠爸喔~」
聊著聊著就到了街上的肉圓店,我對老闆喊:「七顆肉圓,不用湯~」
結果瑩想吃的隔壁臭豆腐攤沒開,大家面面相覷。
「怎辦?」我問。
舅舅想了想:前面那邊好像有流動的餐車,開車過去。
我:嗯~
舅舅開著車載我到前面一點的新攤位買臭豆腐。
我問:「這家新開的嗎?」
舅舅笑著說:「跑夜市的啦~傍晚會先在街口賣,晚點就衝夜市。生意人很拼命!」
我點點頭:「原來如此,之前我都沒看過。」
買了原味跟酥脆兩種口味,外公、外婆、瑩都愛吃原味,
那盒又硬又脆的自然就落到我手裡。
晚餐就這麼簡單,肉圓加臭豆腐。
大夥兒圍坐在客廳,電視裡播著沒人在意的節目,
大家邊吃邊聊:最近身體還好嗎?田裡忙什麼?
在外頭工作的兄弟姊妹近況如何?
還有:「你讀大學習不習慣?」
那份熱鬧裡帶點溫柔的關心,讓人覺得比什麼佳餚都溫暖。
晚上接著崙背夜市,
瑩:我們很幸運,週五才有的夜市被我們碰上了。
我們跟著小阿姨跟叔叔來到了夜市,吃什麼好?
我買了兩百元的燒烤,這幾乎是每次回來都會固定報到的小吃。
不過這回我跟瑩吃起來都覺得怪怪的——怎麼烤物上面灑滿了糖霜?
一咬下去,甜味立刻冒出來,糖霜的顆粒在嘴裡沙沙作響,整個口感怪得讓人有點出戲。
記得以前不是灑辣粉、孜然粉嗎?怎麼現在流行起「甜烤」?
這轉變實在太前衛了,讓我一邊咀嚼、一邊懷念那股又香又辣、帶著炭火味的老味道。
繞了三圈小小的夜市,也不知道該吃什麼好?
最後小阿姨出手了,買了從小吃到大的冰沙請大家。
瑩興奮地說:這是小時候的味道!都沒變~
小阿姨笑著點頭:對啊~而且這麼大杯才二十元,超便宜~
夜市內的攤位情況倒是挺有趣,夜市牛排最搶手,炸物攤也有人光顧,
其餘的攤販則冷冷清清的,讓人走起來多了幾分悠閒感。
回到家才八點,屋裡一片安靜。
外公、外婆早已入睡,舅舅還在客廳裡忙著手邊的事情。
鄉下老人家的作息很規律,七點就睡,凌晨兩三點又起來務農。
舅舅回鄉照顧外公、外婆也一年多了,現在也習慣九點上床睡覺,
不像在台北時,常常都熬到凌晨才休息。作息慢慢變得正常起來。
而我每次回到鄉下,總有種不停吃東西的感覺。
對務農的人來說,準時吃飯很重要——吃飽了可以小睡片刻,醒來又得繼續下工。
這種生活節奏,簡單卻充實,也讓我對時間和飲食有了不同的體會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